1. 首页
  2. 网红资讯

邹市明反思自己拿情怀做商业

曾经在拳击台上叱咤风云的奥运冠军邹市明,如今已远离聚光灯七年,他携妻子冉莹颖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但这一次的身份不再是运动员,而是登上《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创业者,这对曾经的“拳击界神雕侠侣”,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创业,而这条路,远比想象中更加充满挑战

邹市明反思自己拿情怀做商业

“做生意比打拳难多了”:从奥运冠军到创业新手的身份转变

邹市明坦言,创业七年的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商业的复杂性,用他自己的话说:“做生意比打拳难太多了”,如果满分是十分,他给自己目前的评分仅仅只有三分,是什么让这位曾经的拳王如此谦逊?又是怎样的困境让这对夫妇不得不卖掉多处房产来维持经营?

时间回到2017年,邹市明在最后一场比赛后退役,这场比赛的关注度极高,视频点击量在一周内就突破了8亿,然而他们最终获得的版权费却只有区区十万元,冉莹颖深知,多年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已经让丈夫的身体不堪重负,甚至出现了视网膜问题,为了让邹市明能够从紧张的竞技状态中抽离出来,也为了给未来寻找新的可能性,冉莹颖鼓励他开始创业

就这样,莹皓和邹轩两家公司诞生了,公司名称取自夫妻二人和孩子的名字,寓意着全家人的共同事业,莹皓主要负责赛事和拳手相关业务,而邹轩则专注于融资,夫妻二人也明确分工,邹市明作为公司的金字招牌,负责拳手技术培训、制定规则、打造专业团队;而冉莹颖则承担起对外事务和公司日常经营的重任

码头拳馆的坚持与分歧:创业初期理念的碰撞与磨合

创业初期总是充满着迷茫和挑战,冉莹颖回忆起最初寻找拳馆地址时的分歧,邹市明坚持要把拳馆开在码头,因为他认为“西洋拳是从码头上岸的”,这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传承,但冉莹颖从商业角度出发,认为应该选择在年轻人聚集、商业氛围浓厚的繁华地段,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广拳击运动,最终,冉莹颖尊重了丈夫的决定,在寸土寸金的外滩找到了合适的场地,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从规律的训练、比赛生活中抽离出来,邹市明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创业需要资金投入,各种支出让他感到焦虑和迷茫,他坦言,以前的生活简单纯粹,而创业之后,每天睁开眼就要面对各种账单,几十万的支出让他感到压力巨大

“维持不是坚持”:主持人妻子带来的商业思维和理性碰撞

从采访中可以看出,邹市明夫妇在创业过程中既有共同的目标,也存在着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冉莹颖曾是主持人,拥有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市场洞察力,而邹市明作为运动员,性格直爽,做事更凭一腔热血和拳击精神,他看到一些退役的师兄弟生活窘迫,就希望能通过拳馆为他们提供工作机会,却忽略了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

冉莹颖一针见血地指出,家长愿意花钱让孩子学习各种才艺,但很少有人会送孩子去学“打架”,她认为,拳馆的运营需要考虑市场需求和盈利模式,不能仅仅依靠情怀和理想

在一次采访中,冉莹颖委婉地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她以邹市明在拳击比赛中灵活运用战术的例子,来说明商业运营也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策略,她认为,如果一味坚持最初的想法,不懂得变通,最终可能会导致失败

七年创业路,从迷茫到成熟:夫妻携手共进在挑战中不断成长

邹市明坦言,冉莹颖提出的商业建议是正确的,他在拳击比赛中,会在出拳之前就制定好战术,并根据对手的反应随机应变,然而在创业过程中,他却忽略了这种灵活应变的重要性,如果能够重新再来一次,他会更加谨慎和周全

七年的创业经历,让邹市明从奥运冠军转变为一名成熟的创业者,而冉莹颖则始终扮演着贤内助的角色,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事业上,都坚定地支持着丈夫,尽管创业初期经历了各种困难,甚至卖掉了多处房产,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

如今,邹市明夫妇的创业之路仍在继续,他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对未来也更加充满信心,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继续携手并进,在挑战中不断成长,最终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对邹市明夫妇创业故事的看法您认为运动员创业会面临哪些挑战?他们又该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wuyouxuan.com/94784.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