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卡里姆·汗发声明表示,他正在向国际刑事法院申请对包括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内的两名以政府高官和三名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人的逮捕令。
舆论表示,这是一个前所未有,且极具争议性的举动。一方面,这是国际刑事法院首次对西方官员进行起诉;另一方面,外界认为一纸逮捕令不会对内塔尼亚胡产生实际伤害效果。
前所未有
在汗申请逮捕的名单上,两位以政府高官分别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
另外三名哈马斯领导人分别是: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领导人叶海亚·辛瓦尔、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领导人穆罕默德·迪亚卜·易卜拉欣·马斯里、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
汗表示有合理的理由相信这五人对“战争罪和反人类罪”负有刑事责任。
声明指出,内塔尼亚胡和格兰特应对以色列蓄意造成的巨大痛苦和作为战争罪行的杀戮负责,他们被指控的罪行包括“引发大规模杀戮、造成饥饿并作为战争手段,包括拒绝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在冲突中故意针对平民”。
另外,哈马斯领导人辛瓦尔等人将被指控进行大规模杀戮、犯有谋杀、劫持人质、强奸等罪行。
国际刑事法院的预审小组将通过已提供的证据决定是否支持该逮捕令。外界估计决定或需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作出。
效力有多大?
虽然国际刑事法院的流程还没走完,但公众已开始好奇这一纸逮捕令的效力到底有多大。
国际刑事法院位于荷兰海牙,根据2002年生效的《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成立,是唯一有权以战争罪、种族灭绝罪、危害人类罪等罪名起诉个人的常设国际法院。
汗介绍,国际法和有关武装冲突的法律适用于所有人,无论是普通士兵,军事指挥官,还是文职领导人,没人可以逍遥法外。
不过,国际刑事法院本身没有执行逮捕令的机制,而是需要依靠120多个缔约国来执行。
据悉,以色列、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均不是《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缔约国,但巴勒斯坦2015年签署了该规约。因此,国际刑事法院有权裁决与巴勒斯坦有关的问题。
分析指出,若内塔尼亚胡仍身居以色列境内,那该法令即使生成,对他危害也不会太大,但后续影响仍然深远。
首先,法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逮捕对象的海外出行。任何被通缉的个人都将无法前往《罗马规约》的缔约国,包括大多数欧洲国家、日本、澳大利亚等,否则将可能被拘留。
其次,法令会削弱内塔尼亚胡在国内的地位。眼下,数千名以色列人每周都会对以政府发起示威活动。分析认为,一旦内塔尼亚胡的权力减弱或面临下台,逮捕令就会变成反对者牵制他的一种手段。
再次,法令或进一步造成以色列在国际上被孤立的局面。法令一出,以色列的一些盟国可能采取行动,减少对以色列的武器支援或减少外交访问等。
资深战争罪检察官里德·布罗迪将此事称为国际司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并表示国际刑事法院成立二十几年来,从未起诉过一名西方官员。
陷入网里的蜘蛛
舆论认为,国际刑事法院这次的介入,不仅给复杂的巴以局势添了一把火,还给本就不稳定的国际关系注入了更多不确定性。
不少政府官员担忧此举可能波及巴以双方有关人质交易和停火的谈判。
另外,若要通缉内塔尼亚胡等人,将意味着西方国家将“更难和以色列打交道”。这会让一些《罗马规约》缔约国,同时又是以色列的西方盟友(比如德国和英国)陷入外交困境。
以色列和哈马斯领导人均否认了有关战争罪的指控,并谴责了汗的所作所为。
内塔尼亚胡回应称,“厌恶”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将民主的以色列与哈马斯杀人凶手相提并论”。
而前几天才和内塔尼亚胡闹内讧的以色列战时内阁成员本尼·甘茨也转变了态度,称此举“是对正义的严重扭曲”。
上月底,内塔尼亚胡就曾对该调查表态,称在他领导下,国际刑事法院永远无法损害以色列“固有的自卫权”。
另一边,将以色列视为中东战略布局“桥头堡”的美国也跳出来反对。美国总统拜登称这一法律步骤“令人愤慨”,并重申他对以色列的支持“坚定不移”。
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国际刑事法院对加沙战争的调查就一直受到美国和以色列的反对。
不过,当年国际刑事法院对普京发出通缉令时,美国声称该做法“合理”。舆论认为这次美国“双标”地拒绝接受国际刑事法院对内塔尼亚胡的通缉,是极其“缺乏原则”的行为。
国际刑事法院和美国也有一些“旧账”在身。2020年,因国际刑事法院对美方在阿富汗所涉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展开调查,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对相关官员实施了经济制裁和入境限制。不过,随后上任的拜登解除了相关制裁。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美国这次的回应就像陷入自己网中的蜘蛛,因为中东的灾难性局面是美国政客干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