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7年,英国外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出版了论文《论震颤麻痹》,描述了一组拥有共性的患者:手足抖动、活动迟缓、肢体僵硬、躯干前倾。他把这一种疾病称为“震颤麻痹”。
数十年后,法国神经病学泰斗让-马丁·夏科进一步研究了这个疾病,为了纪念詹姆斯·帕金森医生,将“震颤麻痹”改名为“帕金森病”。1997年,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将詹姆斯·帕金森医生的生日——4月11日,定为“世界帕金森日”。
从詹姆斯·帕金森的论文出版至今,200多年来学界对帕金森病进行了持续的研究,但目前此病仍无法治愈。作为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帕金森病患病人数已超过400万。今年“帕金森日”前夕,记者走进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和主任医师王坚、主治医师唐一麟聊聊这个越来越常见的疾病。
图说:帕金森病的症状 来源/网络
帕金森病越来越年轻化
说到“帕金森病”,大部分人脑海中的第一印象是“手抖的老人”。唐一麟说,此病最核心的临床症状其实是动作缓慢,比如走路、系纽扣、打鸡蛋等会变得“慢吞吞”。而“抖”不一定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也不一定有“抖”的症状,部分患者病程中并不会出现肢体抖动。
帕金森病就像一座冰山,看得见的运动症状只是“冰山一角”。帕金森病患者不仅有动作缓慢、静止性抖动、僵硬和姿势平衡障碍等运动症状,还有抑郁、嗅觉下降、便秘、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嗜睡、认知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状。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被发现的帕金森病患者越来越年轻化,这部分患者的漏诊、误诊概率更高。
图说:王坚和唐一麟在门诊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25岁的小林从没想过,自己这么年轻竟确诊了帕金森病。身体的变化发生在青春期,她开始出现情绪低落、全身乏力的症状,辗转多家医院,做了一堆检查,几乎所有的医生最后都考虑她是抑郁症。小林服用了各种各样的抗精神病药物,甚至1年前还接受了9次电休克治疗,可她的病毫无起色,甚至还在加重。电休克治疗后,小林的记忆力开始下降,情绪愈发低落。
后来,小林来到华山医院王坚医生的门诊,通过询问病史和查体,王坚发现她动作迟缓,颈部不自主向左侧转动。经过检查,小林被确诊为帕金森病。在使用小剂量多巴类药物治疗后,她的症状明显改善,情绪好转,生活逐步回到正轨。
“尽管帕金森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但也有青少年患病。发病年龄早于50岁一般称为早发型帕金森病,早于20岁起病的为少年型帕金森病,往往提示有基因异常的风险。”王坚说,小林是以抑郁这些“非运动症状”起病的,没有肢体抖动。临床医生对“运动症状”的敏锐嗅觉以及“非运动症状”准确识别非常重要。
确诊帕金森病应尽早启动治疗
“目前尚无能真正阻断帕金森疾病进展、逆转疾病的手段。一旦出现运动症状,病情往往不可逆转。”唐一麟医生告诉记者,药物是帕金森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患者个体存在差异,药物如何选择需由医生遵从个性化原则来综合考虑。合理规则的药物治疗、配合锻炼、部分患者接受手术治疗,通常可以做到改善症状、稳定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帕金森病患者的寿命也与普通人群相差无几。
图说:高阿姨现场展示“绝活”
高阿姨75岁了,是在王坚教授门诊长期随访的帕金森病患者,病程22年。和很多长期卧床的患者不同,高阿姨看起来和普通人并没有太大区别。“或许是因为生性乐观吧,这个病找上你,就努力和它和平共处。”她告诉记者,虽然肢体抖动、动作迟缓,走路也有点前冲,但是口服药物仍有不错的疗效。高阿姨热爱生活,喜欢旅游登山,每天坚持锻炼。就诊时,她甚至向医生和病友现场展示了劈叉,让大家都很吃惊,一个帕金森患者可以把病情控制得那么好!
高阿姨的状态,给了大家很多启发。有人曾认为,长期服药会导致疗效下降,所以不到迫不得已坚决不吃药。有的医生甚至认为,服用左旋多巴是导致运动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既往有医生还会告诉患者:“药物3-5年后就过了‘蜜月期’,没用了,吃不吃随便你。”在这样的错误观念的指导下,病人的生活质量很差,但他们本不至于那么糟糕。
“事实上,运动并发症产生的核心是疾病发展的结果。随着疾病进展,多巴胺细胞数量持续减少,多巴胺能受体数量持续减少,对多巴胺的储存和缓冲能力也在不断降低。这导致同样的药物,产生的疗效逐渐衰退,并容易发生波动。”唐医生说,不服药并不能保持药物反应性,反而由于长期不服药,病人生活质量持续下降,浪费了疾病早期治疗的可能获益,病人一旦无法忍受严重症状开始服药,可能很短时间内就会出现运动并发症。所以,帕金森病一经诊断就应该尽早启动治疗。这也是新版的帕金森病治疗指南所强调的。
“聪明的病人”和医生“双向奔赴”
王坚教授的门诊,时常要看到晚上才下班。全国各地的帕金森患者挤满了诊室和走廊。他说,在诊断帕金森病的最初几年,很多人都会经历抗拒、自卑、沮丧这样的心理障碍。而在长期跟随王坚教授门诊随访的过程中,他们慢慢对疾病有了更深的认识,有了很好的依从性。
图说:2021年,全国首个“帕金森病线上线下结合一站式专病中心”项目在华山医院启动
“虽然病情会随着老化而有所进展,会增加药量,药效也可能会有衰退,但还是有许多患者二三十年都能够维持不错的行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前提是医患共同参与管理、决策病情。这也是医生理想的一种‘双向奔赴’的医患关系。”王坚介绍,团队2017年研发“帕为”平台,是目前国内唯一集帕金森病慢病管理和真实世界临床研究为一体的移动网络平台,目前共管理患者21642名,问诊18818人次。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建立帕金森病慢病远程管理的新模式,患者可以利用平台对病情进行自我管理,及时反馈病情信息,获得专业医师团队的评估与指导意见。
国内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用于寻找能遏制帕金森病进展的疗法,即疾病修饰疗法,但结果均不理想。“很大程度上,病理机制不明阻碍了治疗的探索。”王坚教授告诉记者,最近几十年,对帕金森病机制的确认与后续的研究展开的关键点都基于“捐脑”的基础之上。有很多帕金森病患者非常愿意在离世后捐献自己的脑组织,以另一种形式积极地参与到帕金森病的研究中来。可以说,帕金森病患者捐脑极为关键地推动了对帕金森病机制的研究。
王坚教授团队和中科院的刘聪教授、李丹教授团队合作,对帕金森相关疾病蛋白质的异常沉积及致病蛋白的空间结构和作用展开研究。希望弄清疾病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什么样的,在帕金森病的病因里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等,并在此基础上找到新疗法。
针对延缓帕金森病进展的很多研究在不断探索中,王坚教授相信,一旦针对核心发病机制及其干预的研究有了重大突破,帕金森病在未来也许会有更好的疗效甚至接近治愈的可能。
本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