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早年因为自己的考研教学视频,红遍了全网,随后自己又开创了自己的公司,后来因为上四休三的工作时间,引来一片争论,但最终还是支持的人多。
事情回顾
其实张雪峰的很多言论,都是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为此有学生家长在张雪峰直播的时候请教问题。
粉丝提问:孩子理科590分,要不要选择报新闻专业。
张雪峰的回答:别报新闻专业,从本科专业目录里面闭着眼睛摸一个都比新闻好,如果我是你,孩子非要报新闻,我一定会把他打晕。
也正是因为这句言论,引发了众多大学教授的“炮轰”。
6月15日,重庆大学教授张小强率先发言:千万别被张雪峰这样的网红忽悠了,同时认为新闻专业能文能武,可以考公,可以到国企,可以自主创业,到互联网大厂,同时还列举了自己带出来的学生都进了不错的单位,所表达的观点就是:新闻专业就业的范围是很广的。
6月16日,张雪峰回应到: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选择专业要适合自己,能让自己吃上饭,同时也没有针对任何人,任何专业,只是根据实际就业情况给出建议,孩子找不到工作,负责的不是老师,而是自己和爸妈。
于是乎,张小强在17日再次回应:家庭条件自然也是学生选专业的一个考虑因素,但不管什么条件,完成专业的学习,未来肯定是有机会,新闻专业的就业形式是比较乐观的。
6月18日,厦门大学新闻学教授邹振东也进行回应:反思张雪峰提出的问题,但不相信他的言论,指出张雪峰逻辑上有问题。
6月18日深夜,张雪峰发了一个黄渤电影中的表情包:称跟黄渤共情,其实就是没完没了的意思。
后来张雪峰也发文称自己现在面临一个被搞的处境,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因为自己的发言动了某些人的蛋糕。但其实这不是张雪峰第一次有这种发言,也不是第一次去得罪一些人,因为处处想着如何给出更好的建议,因为自己已经成为公众人物,所以才有了如此之高的关注度。
双方的言论谁对谁错?
其实都没有错,只是角度不同。
教授们的角度是从宏观出发,阐述了新闻专业就业率还是不错的,但其实没有从现实的角度出发。
张雪峰的发言是针对于粉丝的具体情况而言,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也没有错。
林夏整合了许多网友的一些看法,也综合了当下一些专业的就业情况,所以我们从其中的逻辑性,现实性和哲学性上探讨一下。
首先,张雪峰建议不要学文科,尤其是新闻,因为这个孩子是理科的,所以从逻辑上来讲,张雪峰的建议是提醒大家要认真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一个学理科的,到了大学去报考文科类的东西,孩子会喜欢吗?大量的精力去阅读,思考和表达,没有兴趣学了也是白学,新闻这个行业不单单要扎实的写作,口才和采访技巧,还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职业操守,同时新闻专业靠的不是新人,也不是有多高尖端的人才,而是在长期的积累中学到的新闻知识,吃的是工作经验。
其次,我们再从现实的角度去考虑,新闻专业毕业后能够找到的工作,能确保直接拿到高额的薪资?能确保自己以后肯定成大器?虽然说每个专业都不敢有如此的保证,但是从现实来讲,普通大众学完之后,基本上都用不上本专业的东西,之前有个报道称新闻专业的研究生,为了生计只能去当外卖员。
当然了这些都是个例,不管是高薪还是低薪的,从现实的角度考虑,理科的学生突然去学新闻,且不说以后学的怎么样,就但从前期的学习开始,就意味着要一切从零。真正能做好新闻的人次是非常稀缺的,所以这才有了新闻专业的前景,除非是拔尖的人,才可以去学新闻专业。
最后,张雪峰指出的问题是什么,无论什么样的专业,什么样的职业,都要思考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都要考虑这个职业对于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敢于接受批评,敢于反思,才是进步者,才能看到未来的希望,从张雪峰和几位教授的争执中,林夏是支持张雪峰的,因为在哲学上,教授们并没有考虑到自己专业的问题,如果接受了这些批评,创新新闻专业,那是不是这个专业就不会被多数人诟病?
新闻专业中有许多其他专业的从业人员,外语专业从事出版,医学类的图书医学类的人从事,其实新闻专业的人在这行不好做,饭碗基本上都被别的专业抢了,再者从传播的角度考虑,未来的新闻专业传播真的就是需要新闻专业的人?其实不然,目前我们看到的传播媒介很广,短视频,自媒体,又或者是现在的AI智能,都能取代一大批人,但人取代不了的是人的思维和独立的意识。
专业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喜欢不喜欢,如果不喜欢什么都是枉谈,如果喜欢,就算是拼了命也会努力朝前。
所以说张雪峰的言论之所以引起不满,不正是动了许多高校教授的蛋糕?但他的话一点错也没有,是值得深思的。各位看官对此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