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的重庆汽车论坛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P余承东又有新观点。
观点为:
未来的头部车企每年产量达不到500万辆甚1000万辆,企业将难以立足;而中小企业将被兼并,并重申华为不单独造车,而是与车企联合造车。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香满园。
似乎余承东并不这么认为。
比亚迪王传福也称汽车行业已经进入淘汰赛阶段。
胃口很大,可是能消化得了吗?
猜猜年产量达到1000万辆的车企是什么概念吧,参考2022年的数据,全国汽车产量是2718万辆,销量是2686.4万辆;年产1000万辆等于达到了年总销量的37.22%,不过这并不是最夸张的。年产销1000万辆的话,等同于单一企业总销量超过同期欧盟27个成员国的数十家车企74万辆!同时相当于美国同期销量的72.99%。
胃口确实太大了,一家所谓的“头部车企”要吃掉比欧盟汽车市场更大的份额,要吃掉七成多的美国汽车市场份额,想一想都觉得离谱;一旦达到了这个程度,那企业也就不是企业了。
其实并不是没有年产销量可以超过千万辆的车企,丰田汽车就做到过,可是结果呢?
结果是丰田汽车和以丰田汽车为首的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可以胁迫日本当局去改变行业规则,巨型企业如果不是国有企业的话,最终会演变成什么样子真的是无法预料。
从行业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看,出现这样的头部企业也不是理想的结果;仍旧以日本汽车工业为参考,丰田汽车、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是当之无愧的三大巨头企业,结果呢?结果是日本汽车工业多年来看不到进步,从汽车厂商到供应商企业,整条产业链默认了从整车质检到各类核心零部件材料与标准的造假。虽然这些问题接连不断的被起底,可是又能如何?在日本谁也无法改变其汽车行业的现状,因为“扛把子们”会形成默契,在各自都持有超大市场份额的状态下,没有“头部企业”还愿意互相伤害,谈笑风生的把钱赚了难道不好嘛。
这就是出现“超级头部企业”的代价,还哪有未来可言。
一家企业的年产销量达到1000万辆,至少现阶段在国内市场中出现并不是好事;因为自主品牌出口销量占比还不是很高,主要依靠的本土市场。在一家企业的市占率超过30%之后,这家企业就有制定规则的能力,在这个状态之下自然会设定出一些阻碍友商发展、利于自己抢占市场份额的规则,于是马太效应就会开始;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达到年产1000万辆也确实可能实现。不过《垄断法》是不允许一家企业的市占率超过50%的,只不过这个标准似乎还是偏宽松了一些。
笔者认为中国汽车市场里短期内不应该出现超级头部企业,想要拿到欧洲和美洲的大量市场份额也不现实;因为欧美也是汽车工业强国,虽然在汽车电动化的阶段里逐步失去竞争力,可是汽车工业毕竟还是其支柱产业之一,这块蛋糕是不可能放弃的。所以自主车企还是要扎根于本土市场,头部企业的合理市占率应当在15%左右,数量有个三五家就好;剩下的市场份额也细分到中端和高端汽车市场,需要足够多的企业去竞争这一领域,以推动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普及。
任何行业都不应该一家独大或巨头并存,百花齐放才能实现良性竞争。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欢迎转赞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