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网红资讯

千禾味业致歉!“千禾0”商标争议与镉元素检测引热议

3月21日凌晨,千禾味业针对近期“千禾0”酱油产品被检出微量镉元素及商标关联性质疑事件发布《致消费者说明》,承认“前期沟通不足导致误解”并公开致歉。这场因“零添加”标签引发的舆论风波,不仅暴露出调味品行业标准模糊的痛点,也让消费者对千禾味业“健康酱油”的品牌形象产生信任裂痕。

千禾味业致歉!“千禾0”商标争议与镉元素检测引热议

事件核心:商标争议与镉元素双重冲击

“千禾0”商标的误导性争议

自3月19日媒体曝光“千禾0”仅为注册商标、不代表“零添加”后,消费者质疑声浪持续升温。尽管千禾味业强调该商标仅用于区分零添加产品系列,但包装上醒目的“0”字样与消费者对“零添加”的直观联想形成强烈反差。法律界人士指出,若企业明知商标易引发概念混淆却未主动澄清,可能涉嫌误导性营销。

镉元素检测引发安全担忧

第三方检测显示,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中检出镉含量0.01mg/kg。尽管该数值远低于大豆原料的国标上限(0.2mg/kg),且现行国标未对酱油成品设限,但“零添加”产品与重金属关联仍加剧公众焦虑。千禾解释称,镉源于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原料携带,但消费者对“零添加=更纯净”的期待被打破。

企业回应:合规但承认沟通失误

千禾味业在声明中强调三大核心立场:

原料安全性:所有原材料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镉含量检测值低于婴幼儿食品标准限值60倍;

生产工艺:“千禾0”系列严格禁用食品添加剂,配料仅含水、大豆、小麦和食盐;

整改措施:将常态化开放工厂参观,推动生产流程透明化以重建信任。

然而,声明未直接回应“为何不主动解释商标含义”,也未对“零添加”定义模糊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被舆论批评为“避重就轻”。

行业痛点:零添加标准缺失催生乱象

此次事件折射出调味品行业长期存在的监管空白:

定义混乱:我国尚未对“零添加”制定统一标准,各品牌自定规则。例如,部分企业将“不添加防腐剂但允许酵母提取物”也标为“零添加”;

检测盲区:酱油国标未涵盖镉等重金属指标,消费者只能依赖企业自律;

营销擦边球:商标设计与产品宣称的模糊关联成为行业潜规则,如“千禾0”与老干妈注册“老干爹”等防御性商标存在本质差异。

市场震荡:投资者信心受挫

受舆情影响,千禾味业股价今日开盘即下跌3.2%。截至午盘,市值蒸发超5亿元,8.3万散户投资者面临短期风险。分析指出,公司2024年三季度已现营收净利双降,此次品牌危机或加速业绩滑坡。

消费者指南:如何识别真·零添加?

专业机构建议从三方面甄别:

配料表:仅含水、大豆、小麦、食盐四类原料,无增鲜剂、防腐剂等;

执行标准:优先选择GB/T 18186(酿造酱油)且氨基酸态氮≥0.8g/100ml的特级产品;

品牌透明度:主动公开检测报告、生产流程的企业更可信。

结语

千禾味业的深夜致歉,揭开了调味品行业“标签游戏”的冰山一角。当“零添加”从品质承诺沦为营销话术,重建消费者信任不仅需要企业自证清白,更亟待监管部门填补标准真空。这场风波能否成为行业规范化的转折点,市场正拭目以待。

今日话题:你会继续购买“千禾0”系列产品吗?欢迎参与投票讨论!

(本文综合企业声明、行业数据及专家观点,信息截至2025年3月21日)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wuyouxuan.com/112014.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