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还真是让人忍不住想说上几句。一个老爸带着4岁小女儿去公园玩,看见树上挂着的柿子,孩子想摘一颗玩玩,老爸就真蹲下来成了她的“摘柿子小帮手”,直接把孩子架在肩膀上想尽办法摘果子。结果呢,没摘到不说,公园工作人员还赶过来阻止了。最后老爸直接认罚,交了钱才在工作人员的注视下摘了两颗。这故事要说有多大事儿呢,其实没有,毕竟就是一对父女的公园“采摘小插曲”。可是网上这事儿倒是炸了锅,人人都忍不住发表观点。
其实,像王传君这么“顾及”孩子心愿的父母不在少数。孩子一声“我想要”,不少爸妈就心甘情愿“破点小规矩”也要去满足。有人说这是父母心,何况还交了罚款。但也有另一拨人说,这样的教育方式可能会让孩子对规则概念模糊,甚至以后对禁忌产生“既然能罚款就能破例”的错觉。诚然,这个问题背后的本质是两种教育理念的碰撞:一边是“为了孩子的心愿,可以为她铺路”,一边是“规矩面前无小事,守规矩才能培养好的认知”。
有一部分网友觉得这事儿没啥大不了。大家伙都知道,咱们大多数公园里确实挂着一堆不让采摘的果实,谁看见都馋,但为了维持园区生态和秩序,一般都是碰都不让碰。可问题来了,这些柿子挂在树上等着落地糊一身泥,咱平日里想要却得去市场买,那这种不让摘的规矩究竟是为了什么?有人说,要是规定能再灵活点,比如说设个采摘时间,或者允许大家适量采摘,这样既避免浪费,又让大家满足体验感,这样不是皆大欢喜吗?在他们眼中,王传君这种行为简直是“孩子想要柿子,大人用钱开路”,本质上并没有伤害谁,反而很温馨。
但是,反对派也不是没道理。他们觉得,规矩就是规矩,哪怕是为了孩子的“好奇心”去摘柿子,也不该轻易破例。其实,从规则的角度来说,不论你是大明星还是普通市民,只要站在了这个公共园区的土地上,就得遵守规则。再说,让孩子明白什么是“规矩”,不是“你想要的就一定能得到”,这不是给孩子一个合理的边界吗?当孩子总是看到自己心愿可以被破例满足,长此以往,恐怕她心里会形成一种“交罚款就能破规矩”的观念,那以后是不是凡事都可以用“破例”来对待?
可是话说回来,王传君也不是真的撒手不管就去摘,交了罚款、遵守了工作人员的要求,实际上他也是在规则内做了最大限度的妥协。对他来说,这不仅是满足女儿的小小愿望,也是一种责任心的体现。在孩子的世界里,规则也许没那么清晰,她更关心的是父母是不是愿意陪她,愿意在她的小愿望上“稍微用点心”。从这个角度看,王传君是个尽责的爸爸,他并没有一味放纵,也不是带着孩子“无法无天”地乱摘东西。相反,他是在规则允许范围内找到了一个适中的办法。
归根到底,这件事其实就是“规则”与“爱”的较量。一方面是规矩的清晰性,另一方面是人性化的温暖。如果每一条规矩都像死板的条条框框,那是不是也失去了某些温度?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公园如果开放一些体验式采摘活动,既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也避免了不必要的争议,是不是更贴合大家的期待?而在家庭教育方面,让孩子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实现心愿,同时告诉她“这是因为特殊情况才允许”,不也是一种教育的智慧?
这事儿引发的讨论其实是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面对孩子的需求,到底该怎样在规则和爱之间平衡?既要给孩子满足感,又要让她明白界限的存在,这个“度”确实不好把握。也许,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一套方式,但最终目的都一样,那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既温暖又懂得尊重规则的人。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你会为了孩子的“心愿”去破例吗?面对规则和孩子的小小要求,你会怎么做?对此你怎么看?